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: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这些,秋分的养生小知识,大家应该了解一下!
秋分养生
阴平阳秘秋分,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,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,使机体保持“阴平阳秘”的原则,按照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说:“谨察阴阳之所在,以平为期”,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。
收敛闭藏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、闭藏,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因此秋季要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,凡起居、饮食、精神、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“养收”这一原则。
养生方法
一、预防秋燥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,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。秋季天气干燥,主要外邪为燥邪。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,故多见温燥;秋分之后,阵阵秋风袭来,使气温逐渐下降,寒凉渐重,所以多出现凉燥。应对凉燥,饮食上需多加注意。
饮食以清润温润为主在饮食方面应多喝水,多吃一些清润、温润为主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等。果蔬可多食用藕、荸荠、甘蔗、秋梨、柑橘、山楂、苹果、葡萄、百合、银耳、柿子等润燥之品。另外,秋季菊香蟹肥,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好时候。但是螃蟹性寒,不适宜多吃。
少辛增酸因秋属肺金,酸味收敛补肺,辛味发散泻肺,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,要尽量少食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。
二、早卧早起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、闭藏,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,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;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
三、神志安宁精神调养方面,主要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,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,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可选择登山观景等方式使自己心旷神怡,陶冶情操,调整不良心情。
四、适量运动金秋季节,天高气爽,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,登山、慢跑、散步、打球、游泳、洗冷水浴;或练五禽戏,打太极拳、做八段锦、练健身操等。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
五、适度“秋冻”“秋冻”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,就是秋季天气刚转凉时不宜穿太多衣物,应循序渐进,使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,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。但是并非人人适合,老年人、儿童、体质虚弱之人,患有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糖尿病、关节炎的人不宜“冻”。头、颈、腹、脚部要注意保暖。
养生食谱
山药百合大枣粥材料:山药90克,百合40克,大枣15枚,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。做法:将山药、百合、大枣、薏仁、大米洗净煮粥,每日2次服用。功效:滋阴养胃,清热润燥。
注意事项:
1、进补切不可乱补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,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,应注意五大禁忌。首先,忌无病进补。无病进补,既增加开支,又害自身。比如: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,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。此外,血液中胆固醇增多,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;其次,忌慕名进补。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,就越能补益身体,但事实上,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、烦躁激动、血压升高,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。
2、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
秋季养生,应以“收”为主。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。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,比如:登山、步行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、流鼻涕、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。因此,平时可用冷水洗脸、洗鼻,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。